【經濟日報專欄】別被市場情緒牽著走!照著景氣週期投資才是硬道理
全球股市陷入疲憊震盪,包括高盛、美銀等各大投行,紛紛看壞美股九月行情,密集警告美股將面臨回調風險,至於會因為什麼原因跌,有人說是9/21的聯準會FOMC會議釋放縮減購債消息,有人說是因為估值已經過高,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。
其實,只要是在牛市氛圍中,所有的消息都是利多,如果行情反轉向下,所有的消息又統統成了利空,端看你所在的市場趨勢,而能夠意識到並根據基期高低,判斷是否要增加或減少部位的投資者,才能在股市中長期賺多賠少。
我常跟投資朋友說,市場的變動不是線性關係造成的,每個因素對市場的影響也時大時小,比如你想一下,女生在情人節的時候收到一盒巧克力,跟體重剛上升的時候收到一盒巧克力,表現出來的情緒大不相同。
景氣差時我們渴望通膨,帶領我們走出谷底,景氣好時我們害怕通膨太高,迫使實質利率上彎,導致沒人想借錢,迫使股市回調。
最糟糕的是,這些影響市場的因素,他們之間還會互相影響。通膨會導致實質利率提升,利率提升又會影響到房貸市場,房貸利率升高又會促使聯準會減少QE,減少QE又會導致市場情緒悲觀,促使經濟熱度降低,壓低通膨,整個經濟世界就像一個輪迴。
分析當然有意義,但搞清楚哪個因子大哪個因子小,肯定是有難度的,投資還是要依循規律,不要依循判斷,就算你每次對,錯一次,前面對了幾次都沒用。
(全文請點連結)
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121853/5753999